找到相关内容288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拯救之道——关于道德教育的思考

    。而他自己的生活却过得极其清贫简单。为社会贡献甚多却仍然耿耿萦怀于自己的力不从心——不能为富阳人们创办一所属于自己的大学。蒋先生是位虔诚的基督教徒。他的高尚行为,他的奉献精神是受到宗教教义的启示。我有...

    洪申健

    |道德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09/122656453.html
  • 修身进德嘉言录

    欲,当念人亦不欲,更当避免以利人。   △ 宁可天下人负我,我不可负天下人。   △ 宁可清贫自乐,不可浊富多忧。   △ 仰不愧天,俯不愧人,内不愧心。   △ 声名显著,守之以敛藏...处世纯厚,行为笃实,出言诚恳,居心正直。   “守清素,如慧开,竭尽施,不积财。”   梁时慧开法师,以讲经闻名,住杨城彰都寺。当时豫章太守谢惠请师讲经,厚加赠送;晋安太守刘业,知师清贫,...

    慧玉居士编

    |格言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5/09/0755501143.html
  • 人生佛教的思考(济群法师)

    这些努力并未奏效,事实上,现代人更紧张、更焦虑。原因何在?因为幸福是物质与精神的结合。多少钱才算富有?多少钱才能过得幸福?没有尺度可以衡量。有些人很富有,自己却觉得远远不够,那算是富有吗?有些人很清贫,...

    济群法师

    |人生佛教|济群法师|太虚大师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7/01/1937007306.html
  • 惟贤法师与七塔寺

    ,甘于清贫,长期在中国佛学院里教书育人,为佛教界培养了不少有用的人才。正刚法师是我国佛教界里的新秀,继承了乃师的衣钵,是当前我国僧人唯识学研究的佼佼者。现任中国佛教协会学术研究会委员、重庆佛教协会副...

    黄夏年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232639535.html
  • 论中国佛教的主要社会功能

    没有多少人关心的。宗法制国家虽然为维护社会稳定,有时也设“常平仓”等机构试图承但救清贫病的社会功能,但由於官僚体制的本性导致不是亏损,就是只做官样文章。   在中国,社会学意义上的济宗族之穷的普遍的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31340260.html
  • 等待黎明的时刻(三)

    就好比雕木头一样,得把多余的部份去掉,才能独存所要的形像;所以出家要先剃发穿染坏色的衣,且出离‘小我’的家,去完成‘大我’的奉献;如印度德雷莎修女所创办‘垂死者之家’的住院修女,他们也过著清贫的生活,...

    修德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40940332.html
  • 佛教的财富观(二)

    庸俗的代名词。应当看到,尽管君子固穷的清贫思想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,但落实到生活中,还是不乏言行不一的伪君子。因为利益是如此地实际而富有魅力,使人很难抵挡它的诱惑。   而西方人本思想则肯定了追求利益的...

    济群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60341937.html
  • 索达吉堪布---旅途的脚印(四)

    有钱可以赈灾救难……,我们不能碍口识羞地否认金钱的利益。所以,有钱还是必要的。”   听了他的一番话,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滋味。世人可以赞美清贫,却不会讴歌贫困。“心依于法,法依于贫,贫依于死,死依于壑”...

    索达吉堪布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74142034.html
  • 关于杨衒之和《洛阳伽蓝记》的几个问题

    故事)。同卷又记:  {。崇客李元祐语人云:“李公一食十八种。”人问其故,元祐曰:“二韭一十八。”闻者大笑。世人即以此为讥骂。   按:此亦受《南齐书?庾杲之传》影响,《南齐书》云:  清贫自业,食...

    曹道衡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014342303.html
  • 日本民族的艺术美观

    真实性。第四,禅对形式主义、传统主义和礼仪主义的否定,结果使精神直接暴露,回复到它的寂寥与孤独之中。第五,这种先验的寂寥和“绝对”的孤独是清贫主义(asceticism)、禁欲主义的精神,它排除一切...

    邱紫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015542319.html